第一代大学生“长啥样”?清华课题组给他们画了像
这是一读EDU推送的第103篇文章
全文3080字,预计阅读4分钟
恢复高考之初,十里八乡范围内,可能几年才能出一个大学生,于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父母均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下称“第一代大学生”)还比较 “吃香”。
这是他们当时的“画像”一角,随着内地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早期,如今的第一代大学生拥有怎样的“画像”呢?
4月18日正式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给出了一种答案,下面,就由一读君(id:edu_yidu)来介绍下具体研究成果。
想描绘第一代大学生“画像”,需要先做好扎实的统计调查工作。具体到这次发布的蓝皮书,就必须提到清华发起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a College Students Survey,下称“CCSS”)。
CCSS项目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9年发起的全国性大学生学情调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主持。
调查覆盖从生源输入、学习过程到就业出口的全口径数据,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院校本科教育的质量和动态。截至2016年,累计已有147所高等院校(含24所“985工程”院校、29所“211工程”院校、76所地方本科院校和18所高职高专院校)参与了项目调研。
自2014年起,CCSS项目组开始持续关注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发现,由CCSS2011年-2015年数据显示,全国本科高校中的第一代大学生,一直保持在70%-75%的占比水平,第一代大学生已逐渐成为本科生主体。
如此规模庞大的群体,拥有怎样的群体特征呢?CCSS项目组以2015年调查数据为例,做了详细分析。2015年,经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项目组从37所院校收集了60703个有效随机抽样样本,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勾勒出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前和大学期间的“画像”。
第一代大学生的“画像”也有个参考系,那就是非第一代大学生,相对而言,后者会因父母曾有过本科学习的“资本”而拥有一定优势。
例如,在大学前,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更大(69.74%),拥有兄弟姐妹的比例更大(70%),父母也更多从事普通职业(76.89%),进一步分析可发现,第一代大学生的父母不仅没有读过大学,而且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父亲占69.76%,母亲占79.80%)。
一句话,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较低。
如此家庭背景造成在高中期间,与同龄的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更少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也较少有机会通过课外补习弥补短板:他们就读于地市级及以上重点高中的比例更小(45.16%),从不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也更大(52.05%)。
高中分科时,第一代大学生也更多选择指向未来可能更好就业的理科(62.95%),而更少选择需要更多家庭文化资本、经济支持的艺术生(5.82%)。不过,到了高中最后一学期,更多的第一代大学生(64.37%)学习成绩排名前20%。
但在大学专业方式上,第一代大学生仍有不小差距,他们通过保送或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比例非常小,仅为1.94%,而且,参加多次高考(19.91%)的比例也更高,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平均入学年龄高出非第一代大学生0.4岁。
不管入学年龄、方式如何,理论上,如果能考上高水平大学,第一代大学生也有望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毕业后提升家庭阶层。
但CCSS数据显示,2015年分层抽样调查中,考入“211”或“985”工程高校的第一代大学生不超过10%,绝大多数进入的还是地方本科院校。项目组由此认为,第一代大学生能否促进自身社会阶层的上升,仍有待进一步研讨。
看到上面的“画像”,你会发现,如今的国内第一代大学生拥有比较严重的先赋性不利因素,该如何弥补呢?
史静寰教授倾向于依赖教育的力量,她认为,对第一代大学生的支持,不仅要包括促进他们入学,还要提升他们在学期间的教育过程性质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4月18日发表演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供图)
衡量第一代大学生的教育过程性质量,就要先看下他们在大学本科期间的“画像”。
已有学术研究表明,第一代大学生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在课程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很小,而在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上明显不同。而在一次研讨会上,史静寰教授公布的CCSS项目组调查结果也支持了已有研究,他们认为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课程学习上没有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是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基础知识(数学、物理)、综合思维上(批判性思维、量化素养)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
不过,他们的课外表现有差异,突出表现是,第一代大学生参与拓展性和研究性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不足。
高影响力教育活动(High-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指的是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积极与师生互动、不断反思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课外自主性活动。研究表明,参与此类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学业和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CCSS项目组基于相关文献和中国教育实际,建构了有中国高教特点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分为“拓展性学习活动”、“研究相关性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等3大类,共9种。
其中,在课程以外的语言学习(如参加课外语言辅导或培训课程、修二外)、海外学习、辅修第二学位等“拓展性学习活动”上,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距是最大的。
其次是“研究相关性活动”差距较大,包括和任课教师一起做研究,向期刊投稿,参加各类学术、专业、创业或设计竞赛等活动。
即使均为第一代大学生,他们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也有所不同。项目组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经济文化资本和大学前学业表现较低的学生(如少数民族、父母社会职业地位较低,来自非重点高中、高考成绩较低),男生及低年级学生,更少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特别是拓展性活动。
反倒在“社会实践类活动”上,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参与比例几乎没有差别。项目组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在大多数高校中,实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已经成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模块,学校已有的制度性要求和支持性条件能够较好地促进两类学生都参与社会实践类活动。
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学校层面入手,可以改善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本科的过程性质量。
史静寰教授也认为,在第一代大学生背景因素难以改变的现状下,有必要从教育学的角度,重点关注学校和教师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教师层面,师生关系、人生发展指导、学术志趣激发,均显著影响第一代大学生参与拓展性学习活动和研究相关性活动。
在院校层面,虽然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经济、个人发展、社交等方面的支持,但只有当这些支持和资源被第一代大学生感知、利用到时, 才能促进他们更多地参与拓展性学习活动和研究相关性高影响力活动。
以上是项目组通过探究第一代大学生在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表现所得出的一些发现,实际上,在勾勒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画像”时,项目组还考察了其它方面。
他们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在认真听讲等基本学习行为上表现尚可,但在课程硬性要求之外,主动参与到讨论等学习活动上,明显表现不足。和同伴、师生的人际互动不够,尤其是以丰富人际生活为目的的交往最差。
有了多方面勾勒出的“画像”,就要“对症下药”了。项目组给出的政策建议,立足于从院校和教师层面入手,帮扶第一代大学生:
■ 高校可以开展入学服务等导引工作,帮助第一代大学生提升知识储备,并了解大学的课业特点,改善其大学学业准备情况。
■ 在大学期间,帮助第一代大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在新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学校教师应给予第一代大学生更多人生发展和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提升针对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资助,帮助他们特别是家庭经济文化资本少,或者大学前学业表现更弱的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需要较多经济资源支持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
如果你对这些建议还不是特别明白,不妨点击 这里 ,看一下美国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如何支持第一代大学生。
*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收录的《中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报告》一文,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在2017年教育蓝皮书发布研讨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得。
*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图片均来自清华大学CCSS项目组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学习与发展”(id:THU_CCSS)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许路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张华峰
一读EDU编辑部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抓紧最后时间参与一读EDU首次赠书活动!
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一读EDU公众号,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